男方在结婚时给予女方彩礼是某些地区的特色婚俗,实践中也难免会发生涉及彩礼的纠纷。什么是彩礼?离婚时彩礼能收回吗?没有结婚需要返还彩礼吗?蜗牛家事带您了解关于返还彩礼的法定条件~
2018年,王辉(化名)和张倩(化名)举办婚礼后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但并没有登记结婚。举办婚礼前,王辉和父母准备了现金和黄金作为彩礼赠与张倩。几年后,两人感情破裂,王辉要求张倩返还彩礼,认为两人没有登记结婚,不是夫妻关系,理应收回彩礼;但张倩认为双方已经举办婚礼并共同居住生活,彩礼不必再返还。那么,法律上对彩礼返还是怎样规定的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法院应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彩礼是与婚姻相关的习俗,收取彩礼后双方最终未办理登记结婚手续,应当返还彩礼,案例中王辉请求返还彩礼就属于这一情形。但返还彩礼的数额标准相对灵活,通常会考虑双方是否共同生活、给付彩礼的数额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情形,作出综合判断。
二、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没有共同生活。
男方在婚前给付女方彩礼,其目的是为了顺利达成结婚,缔结夫妻关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双方的婚姻关系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原则上双方结婚后不存在返还彩礼的问题。
然而,感情、婚姻有名无实的现象在现实中确然存在,男方最初对婚姻的期望并没有实际达成,为了相对公平,法律将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也纳入了可返还彩礼的情形。确定具体返还数额时仍应基于各类实际情况作出综合判断。
三、婚前给付了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生活困难”的前提是因彩礼的给付而导致给付人无法继续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体现了法律对生活确有困难一方的特殊照顾。此时,返还彩礼具体数额的确定可参考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标准。
关于返还彩礼的法律条件,蜗牛家事就给您解读到这儿啦~
在不少地区,彩礼和嫁妆是常见的传统婚恋习俗。彩礼和嫁妆的返还条件、返还数额的确定等都是与彩礼和嫁妆相关的重要内容。点击离婚知识,了解更多相关问题。